找到相关内容58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含经的集成与大乘经典源流的研究

    、觉支、道支、出息、学、证净等相应,又依八众说众相应。后结集者,为令圣教久住,结嗢柁南颂,随其所应,次第安布。…即彼一切事相应教,间厕鸠集,是故说名杂阿笈摩。即彼相应教,复以余相,处...、那提迦叶及伽耶伽叶三兄弟及其弟子,再赴迦毗罗城度化大迦叶、优波离、阿那律等人;释尊成道后二十年(佛寿五十五岁)以阿难为侍者(T32,36c),灭当年度化最后之弟子须跋陀罗。释尊四十多年的教化,...

    林崇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347806.html
  • 《长阿含经》和《长部》的核心教导

    于是中,世尊观待彼彼所化,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;蕴、界、处相应;缘起、食、谛相应;念住、正断、神足、根、力、觉支、道支、出息、学、证净等相应;又依八众,说众相应。……即彼一切事相应教,间厕鸠集...已,便能远离心随烦恼,远离诸欲、恶不善法,有寻、有伺,离生喜、乐,初静虑具足安住。寻伺寂静,于内等净,心一趣性,无寻、无伺,定生喜乐,第二静虑具足安住。远离喜贪,安住舍、,及以正知,身领受乐,圣所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2647813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禪法

    」,即修行法门,或修行时专注的对象。  [2] 安般念,又作阿那般那出息,乃是专注於出息的修行方法。  [3]慈心修习,过去多数依北传的「五停心观」而译為「慈心观」。实际上培育慈心业处属於止...正念现起於面前。他只念於息,只念於出息。  1、息长时,了知:『我息长。』  出息长时,了知:『我出息长。』  2、息短时,了知:『我息短。』  出息短时,了知:『我出息短。』  3、他学: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249265.html
  • 略述北传四部《阿含经》

    早期结集者。本经法句大多简明,在实践上的修行法门,列有四念住、四正勤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、出息等道品。经由佛陀及弟子对话中,显现出四双八辈的差别,依八众而说“众相应”,使在家、出家、男女...海路至广州 文帝遣使迎建康祗洹寺,从事译经工作,师与慧严、慧观等于祗洹寺招集义学僧,译出《杂阿含经》五十卷,于东安寺译出《大法鼓经》二卷,于丹阳郡译出《胜鬘经》一卷。其后,受谯王之请而止荆州新寺,宣讲...

    石颖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050839.html
  • 《阿含经》和《说无垢称经》的不二法门初探

    (anāpāna-sm?ti 出息)、色界的四禅(dhyāna 静虑)、无色界的四等至(samāpatti 正受/定)那样属于技术层次的材料,而且也不是像 étinne Lamotte 在翻译...之二法为出发点或植根于相对之二法;其二,诸如内外六处、“有/无”、“生/灭”,较其它的对反模式来得更为根本,特别是在生命活动的缘起环节上,可发挥相当于根基或基石的性能,因此从众多的对反模式当中,还可...

    蔡耀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3952296.html
  • 正法与菩提分法的实践

     (3)以缘性缘起观,去审查身心相续中,无有作者及以受者,只是因果相续而已。  (4)以界差别观,审查身心不外是地界、水界、火界、风界、空界及识界组合而已。  (5)阿那波那出息)则是直接去...(喻处于欲爱、色爱、无色爱之中),随流漂没。中有一人,不愚不痴、聪明黠慧、乐乐厌苦、乐生厌死(喻菩萨摩诃萨),作如是:我今何缘在此灰河(喻三恶不善觉及三爱),两岸极热(喻内外六处),又多利刺(喻五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2554806.html
  • 从演译杂阿含经论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义

    。不净与无常、苦、无我相联合,成为四念处。  四念处中,观身不净是应该先修习的。假想不净观,引起  了副作用,由于厌患情结的深切,有些比丘自杀,……改  善不净观的修习,一方面,佛又开示出息法门:... 四禅是心的安定,与身——生理的呼吸等密切相关。……  四禅(乐灭)出息灭而轻安:达到世间法中,身心轻  安,最寂静的境地,四禅有禅支功德,不是其他定法所能  及的。……四、在戒、定、慧的修行次第中...

    黄连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3564116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差别;七、所说事的念住、正断、神足、根、力、觉支、道支、出息、学、证净相应。以上是“九分教”中的“修多罗”,也就是《杂阿含经》的主要部分。以后多次结集的是:一、众会事的比丘众、魔众、帝释众、...《四十二章经》的文字,比《杂阿含经》的原文要简略。   《杂阿含经》的单品经传中国较早。从汉末至晋末的佛经翻译家如安世高、竺法护等都相继地翻译过。在求那跋陀罗之前,有《杂阿含经》一卷,译者不详,今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上一页123456下一页